资讯
要闻 科研
媒体 校园
视觉
图集 影像
平台
英文网 红柳网 兰州理工大学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百年兰理工| 王秀丽:科教并举谋创新 立德树人育英才

作者:吴宏川 高军礼 程飞娟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9-03-25

王秀丽,1963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中共党员,现任兰州理工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国际空间结构与薄壳结构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检测鉴定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担任国内核心期刊《空间结构》杂志编委、甘肃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钢结构专业主任委员等职务。这些头衔的背后,反映出王秀丽富有创造力的科研天赋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是她多年来锐意创新、科教并举,全方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

勤勤恳恳求学问,兢兢业业促革新

王秀丽出生于东北沈阳,但她的大部分时间学于西北、成于西北、献于西北,与西北大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正如王秀丽所说:“沈阳是我的故乡‍,工大是我的家。”工大成就了她,而她也为工大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84年,王秀丽从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老师的鼓励下继续攻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谈及这一经历时,她自豪地说:“当时的研究生人员真的很少,我们那一届只有8个同学,而我是唯一一个女同学,也是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一个女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王秀丽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她说:“硕士研究生对一个人的人生成长过程来讲,就是从设计工程、工程系统进入科研系统,这个过程非常有收获,在兰州理工大学有我们努力的痕迹,也有我们成功的喜悦。”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王秀丽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同时也成为了兰州理工大学最年轻的破格教授。 她始终坚持“学无止境”的态度,继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结构工程博士学位,生活与学习在她这里似乎是甜蜜而又和谐。2004年夏天,王秀丽获得博士学位。

王秀丽用坚持和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她在采访中讲道:“我对于专业知识的感受就是从原来一无所知到后来的理解、喜欢、热爱,一直到最后的一种执着。”也正是这份执着证明了她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时刻坚守着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信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研积极性,她在每一个教学过程中都积极进行改革,多方面地寻求资助,大力支持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活动。王秀丽总是鼓励同学们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和学术活动,并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考察。在她看来,这就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这些举措使学生的教学实践项目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也更有活力,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王秀丽坚持在课堂上拓展延伸、推陈出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深受学生爱戴。为了让初入大学的本科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她和同事们共同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她说:“土木工程概论课是由我们学院的教授开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深化,使学生对这个专业了解从‘不知道’到‘体会到’,最后树立自信心,真正实现能够为社会做贡献。而且,我发现,学完土木,人会变得心胸开阔,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大事,所以这个专业对个人的熏陶也非常重要。”学科自信、专业自信、成才自信是她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

情系学子行师表,倾心育人结桃李

如今,王秀丽已经在兰州理工大学这片热土上耕耘了38年。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用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激励学生、影响学生,共培养了13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20名博士研究生。多年甘为人梯的奉献让她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中,有的从事着同她一样的育人事业,有的已成为其他岗位上的中流砥柱。每每回忆起这些可爱的学生,王秀丽的脸上总是挂着温馨的笑容,她赋予了学生成就感,学生也让她充满了幸福感。

吴长老师作为王秀丽曾经的学生,这样说道:“王老师对待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记得有一次,得知土木工程学院2011级学生胡昌奇同学生病需要捐款时,她非常难过,并带头捐款。她还倡议空间结构研究所的师生为这位同学募捐,而且得到了很多研究所已毕业研究生们的积极响应。她对生活的饱满热情时刻感染着周围的人。” 正是这种“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奉献情怀,时刻激励着王秀丽本人,同时也为她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厚积薄发抓科教,立足实际出成果

万事开头难,谈及第一次站到教师岗位的时刻,王秀丽仍旧能感受到当年的那份紧张与兴奋。她深知自己上课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经验,遇到了备课时间长,授课内容少等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课过程中,才发现课程永远无法讲完,教学环节是一个把书本从厚变薄,从薄变厚的过程,也是每一个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才会特别感兴趣。唯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她说:“我一直坚信一种理念:只有做到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年来,王秀丽一直致力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与钢结构领域以及结构工程减灾方面的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工作,先后承担20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她主持和技术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4项,省级重大专项数多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20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0多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专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8部,并负责省级精品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及《房屋钢结构设计》。先后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等殊荣。获全国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部级教书育人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全省先进女职工,成为全省“师德建设标兵”。

王秀丽认为,这些成果离不开领导、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同时还要有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不断积累,她说:“只要我们不断积累,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她在西部地区设计的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空间结构与钢结构建筑就是最好的例证。其中,最著名的是极具特色的海豚造型嘉峪关气象塔。她说:“由于该气象塔结构体系非常复杂,所以在早期,我们除了运用自主开发的软件以及一些研究成果外,还以科研的方式与甘肃省建筑勘察设计院合作共同完成”。再如,兰州中川机场航站楼大跨度(180米以上)立体桁架结构;跨度为100米的庆阳体育馆,在当时也是全省跨度最大的钢结构。这些项目都反映出团队的合作以及科研与工程的密切相关,从而解决了大量的工程技术难题,为建设单位节约了可观的资金。她所负责的空间结构研究所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钢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开发中心。相关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大跨空间结构与钢结构应用与发展。

吴长也深有感触地说:“成果的背后是王老师及其团队敬业奉献的倾情付出。王老师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加班做课题到凌晨,有好几次带病坚持工作,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指导论文和设计实验方案。这种求真务实、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工作态度让人敬仰,这种忘我工作、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值得广大师生学习。”

百折不挠苦钻研,责无旁贷勇担当

王秀丽说:“科研工作是一个非常艰辛和困苦的过程,当然有苦也有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王秀丽在很多项目上攻克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特别是在解决舟曲泥石流问题上,如何在国内一些相关结构体系有限的情况下,探索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如何用更先进的方法去解决这项工程难题,成为摆在课题组面前的一项难题。

面对规模庞大的调查研究工作,王秀丽和课题组成员开始了“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他们集思广益,通过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和不同的工作思路,对同一个问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反复论证、总结、实验,屡试屡战,百折不挠。新型结构体系前所未有,方案几乎一个个被否决,只能是在一次次失败的实验中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克服了技术上的难题。

接踵而来的是技术推广的困难,新的结构体系需要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可才能应用于工程实际。王秀丽带领自己的团队多方解释,免费设计,现场服务。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完成了相关的标准图集和审计规范,获得了设计单位的高度认可,克服了单一结构体系的局限,丰富了泥石流防治的技术手段。

不仅如此,王秀丽在各项工程的结构冲击研究中,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她说:“科研工作有苦有乐,苦的是过程,乐的是结果,更多的是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最大限度地造福社会,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聚一分热,发一分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秀丽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宗旨。作为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地震扰动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范与生态修复”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2010年甘肃舟曲、2012年甘肃岷县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她都是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赶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为当地的救灾工作提出合理建议,为百姓的安危贡献自己的力量。

谈及舟曲泥石流灾害,王秀丽说:“舟曲泥石流发生在咱们甘肃,我们责无旁贷。”这是她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舟曲泥石流,还是岷县、漳县的地震和泥石流,王秀丽每次都为灾区捐款捐物。不仅如此,她还深入现场,为救灾工作提供自己专业上可供解决的技术咨询,王秀丽多年的敬职敬业为灾区的人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为学生们日后的工作生活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流业绩迎校庆,与时俱进立新功

今年是兰州理工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王秀丽回忆道“2012年我和学生有幸参加了兰州中山桥提升维修加固工作,负责整个桥梁钢结构部分的计算和提升过程的分析。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土木学院老系主任在1958年带着当年的团队在中山桥原来的梯形桁架上增加了一个拱形桁架。时隔54年,中山桥维修加固项目,再一次把我们兰州理工大学对兰州市的贡献写在了兰州的历史上,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学对城市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至关重要性。”

自信乐观的王秀丽说道:“明年就是我们工大建校百年了,一个大学的历史积淀非常重要,一方面是知识和实力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是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未来的工大一定会在这样一个丰厚而又坚实的基础上腾飞。高校是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启动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兰州作为西北段的城市重镇,将为工大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工大人,我相信学校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工大的历史终将镌刻在创西部一流、育时代英才的中国教育史册上。”

【字体:  
上一篇:兰理工好青年丨八步沙首位大学生治沙... 下一篇: 百年兰理工︱陈希平:立身笃行 拓荒控...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新浪微博
最新导读
大家爱看
视觉推荐
影像精选

资讯: 要闻 科研 媒体 校园 视觉: 图集 影像

平台 : 英文网 红柳网 兰州理工大学报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86-0931 )-2973715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 86-0931 )-2973715

Copyrights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陇ICP备15002798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