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红柳情深。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9月23日下午,由兰州理工大学联合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甘肃省文物局举办的“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强国伟力”红色场馆进校园爱国主义巡展活动在兰州理工大学两校区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立峰代表学校对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与纪念馆紧密联动,盘活校地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希望与各场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李赟表示,推动红色场馆进校园,是让静止的历史“活”起来、让厚重的书本知识“动”起来的有益实践,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历史、传承奋斗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在理论宣讲环节,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潘洁以《伟大的甘肃抗战》为题,用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陇原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壮丽篇章。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婷作了题为《赓续红色血脉,铸就复兴伟业》的宣讲,从理论层面阐述了新时代青年继承革命传统、肩负强国使命的深刻内涵。
在与会嘉宾和师生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相关领导为协作体揭牌,并向参与合作的纪念馆等单位授牌。这一机制的建立,标志着校馆合作进入了制度化、常态化的新阶段,将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活力。

本次巡展活动从9月23日至25日,师生们不仅可以在校园内近距离观看由省内多家纪念馆提供的珍贵史料展陈,让师生在“行走的课堂”中触摸历史肌理。还通过系列学术讲座、研讨交流和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推动“大思政课”与“大历史课”深度融合。这种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不仅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更让甘肃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文化遗产成为滋养青年理想信念的源头活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