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红柳人物 >> 正文

甘肃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李金平:让新能源在脱贫攻坚中发光发热

  • 作者:
  • 浏览量: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日期:2019-05-22

近日,在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表彰了第九届甘肃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兰州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李金平教授等30位全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喜获荣誉。

他婉拒待遇丰厚的就业机会,毅然回到了大西北,十四载如一日钻研太阳能与生物质能领域。他坚信自己可以展翅高飞、发挥专长,为社会造福,他就是兰理工能动学院教授——李金平

敢想敢做,科研路上的实干家

十四年来,李金平率领团队为了利用禽畜粪便、秸秆、果蔬废弃物、生活污泥等生物质和太阳能高效低成本地满足了村镇冬季清洁采暖,一年四季有生活热水、燃气、电和沼肥等多层次的需求,率先提出和研发了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的热电沼气联供系统,完成了实验研究、小试、中试和工程示范等工作,实现了光热、光伏发电和沼气工程技术装备的高度集成。通过物理能和化学能的协同耦合作用,高效低成本、连续稳定地生产了热、电、沼气和沼肥,突破了单项可再生能源技术不连续、不稳定的“瓶颈问题”,获得了能源、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已经在古浪、甘南、景泰、民勤等地成功示范户用热电沼气沼肥联产系统100多套,在兰州和北京示范村镇热电沼气沼肥联产系统2套。研究成果在精准扶贫、村镇清洁供能、乡村振兴和农药化肥零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对实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价值。

在长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中,李金平先后获得兰州理工大学首批红柳杰出人才计划、甘肃省陇原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等人才计划资助,获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甘肃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率领的创新团队先后入选兰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肃省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团队、兰州理工大学红柳一流学科方向等团队计划,建设了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和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的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多联产系统研究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和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各1项。

回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时间回到14年前,刚到兰州理工大学时,李金平发现学校在太阳能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相关的研究团队,缺少科研经费支持,甚至连相关知识背景的合作者都找不到。现实是一块很好的磨刀石。2005年初,李金平联络了两个青年教师组建了兰州理工大学太阳能与气体水合物研究中心学科团队,选定太阳能恒温沼气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申报从一千元到上万元的科研项目,自己掏钱到各个地州市寻求项目。

凭借着勤奋刻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李金平很快展露了锋芒。2005年,他获得了第一个2万元的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年,获兰州理工大学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兰州理工大学独立承担的国家863项目 “太阳热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高效规模供热关键技术”;2010年,他牵头申报了国家“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年,他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陇星集团等单位,申报了国家“十二五”社会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并顺利进入国家备选项目库;2012年,他牵头申报的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多能耦合的可再生能源制气单元开发与示范”获得立项;等等。创新的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李金平率领的团队获得了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

在多个项目的持续资助下,李金平带领团队坚持不懈地沿着既定研究方向前进,坚持把“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经过了两年的试制,2007年,他们研发的6m³的太阳能恒温沼气池已经实现了全年连续稳定生产生活热水和沼气的功能,其水平实际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较高的成本和很多尚需完善的设计始终让他们如鲠在喉。在后来的四年时间里,他们从制造材料、原料配比、系统结构以及与农村建筑一体化方面做了大量改进。

2011年,团队研发成功的2.2m³的户用模块化太阳能温控式恒温沼气池供能系统已经在皋兰、东乡、景泰等地方的15个农户家示范。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新系统生产生活热水和沼气量与07年的系统基本一样,但成本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农民基本上两年就可以回收成本;新系统更容易与农村建筑一体化建设;新系统很适合批量化的工业生产;新系统将变革性地改变农村的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2年初,经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甘肃省定西市能源站等单位多位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鉴定:“太阳能恒温沼气池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产业化生产和大面积示范推广;2016年,该技术列入了《甘肃省利用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开展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李金平率领团队进一步研发了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的热电沼气联供系统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农牧废弃物、太阳能、村镇生活污水等资源实现了电热沼气和沼肥(沼液沼渣)的连续供应,已经在甘肃省礼县、民勤县、古浪县、甘南州、北京市顺义区等地得到了工程示范应用。应用结果证明这项技术对实现农民节支增收、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有重要支撑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研发成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李金平于2016年6月租用了兰州市魏岭乡绿化村的12亩地,汇聚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北京嘉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威迩徕德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魏岭乡政府、七里河区农业局、七里河区科技局等政产学研用资源,将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的热电沼气联供系统技术应用于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大田种植、生态农宅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四大板块中,初步建成了新能源精准扶贫暨循环农业模式示范基地。

重思考、重分析,培养工科学生科学态度

李金平从不搞填鸭式的教学,他从一开始就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寻求帮助的能力。

在本科生的教育中,李金平不仅尝试使用双语教学、实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同学们分享,教导大家做一个勤奋学习、认真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人。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多名同学参加了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活动,并取得了多项奖励。2010年,他讲授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李金平始终坚持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以致用”,通过“理论+实验”手段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在指导我们做科研的过程中,李老师要求我们对每一过程,每一现象,都要有一个充分的解释。在做恒温沼气池项目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设想到系统的设计,再到装置的安装及调试,每个过程都要考虑周到。有一次,李老师分配任务给我,并提了几点建议。我完成之后的结果不理想,他并没有批评我,之后又交给我相似的任务。做完之后,他很满意。后来我才明白他的用心,就是让我自己学会怎么学习,怎么做事。”李教授的学生张学民这样说。

张学民说,在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有对生活的态度。在工作之余,李金平教授建议学生们多锻炼,热爱生活,丰富生活。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更多>> 视觉推荐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86-0931 )-2973715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 86-0931 )-2973715

Copyrights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陇ICP备150027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