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围绕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宣讲、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方面,积极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本次系列活动由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主办,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承办,旨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守安全”的良好氛围。
6月17至18日,组织实验室安全督查专家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检查覆盖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储存与使用、特种设备运行管理、用电安全、个人防护等关键环节。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要求相关实验室立行立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隐患大排查
6月19日下午,集中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文化月”主题活动。首先,邀请兰州大学兰景凤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3E原理应用于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中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培训(Education)、强制管理(Enforcement)”三位一体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为师生提供了系统化、前瞻性的安全管理思路。随后,进行了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演练模拟了实验室突发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全过程,包括事故发现、应急响应、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环境监测及评估总结等环节,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实验室安全专题讲座

危险化学品泄露应急演练
在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环节,来自多个学院的学生组队参赛,围绕实验室环境、消防、水电、生物等多个方面的安全知识展开比拼。竞赛现场气氛活跃、知识覆盖面广,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活动最后,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学生进行了奖励。
实验室安全无小事,它不仅关乎学校教学科研秩序、校园和谐稳定,更直接关乎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健康。本次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内容紧凑、组织有序,是学校持续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安全培训和检查工作,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共筑平安校园,护航教学科研高质量发展。(图/文:包玉芬;审核:伍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