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6月13日,经济管理学院前往兰州市太平鼓非遗文化教育保护实践基地,举行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与太平鼓捐赠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清辉、副书记王翀等参加活动并与基地负责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

太平鼓作为兰州本土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丝路的文化记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旨在搭建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实践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焕发新的活力。
活动开始,兰州市太平鼓非遗文化教育保护实践基地校长王进选致欢迎词,他提到,兰州太平鼓教育保护实践基地是一家以兰州太平鼓传承保护为主,汇聚了甘肃花儿、兰州刻葫芦等全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学、旅游、实践基地。基地自建成以来,始终秉持弘扬与保护融合发展,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理念,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未来,希望借此契机,通过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劳动实践等途径和形式,引导学生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在实践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从而增强基地在非遗保护、延续和创新中的作用。

王进选与张清辉共同为基地揭牌,举行“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非遗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的揭牌挂牌仪式。牌匾的悬挂,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份责任的传递。从此,这里将成为我校师生学习非遗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太平鼓文化与高校教育融合创新的试验田。张清辉表示,太平鼓是兰州地域文化“活化石”,蕴含丝路文明底蕴和西北人民精神气质。作为甘肃高校,深知非遗对青年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学院秉持“博学济世,厚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此次与基地携手,旨在以“文化传承+实践育人”模式,让非遗成为青年成长的生动教材。学院还捐赠给基地一批太平鼓,为非遗传承工作添砖加瓦。

最后,学院一行前往基地实践场地进行实地考察,近距离感受太平鼓及相关非遗文化的魅力与传承成果。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探索传统文化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将非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深化文化育人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年人心里生根发芽。(图/文:张凡;审核:张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