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遗拓华夏大讲堂”第一期专家讲座在兰州理工大学综合楼C208室举行。本期讲座特邀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教授、著名第四纪与地貌学家David R.Bridgland担任主讲,讲座主题为《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耦合:英国斯威尔-乌尔洼地人地关系演变研究》。讲座由研究院副院长崔凯教授主持。

报告中,Bridgland教授系统重构了英国北约克郡斯威尔-乌尔洼地地区自末次冰盛期以来约13000年的古环境演变序列。基于多学科地质与地貌证据,结合高分辨率古生态指标,他详细阐释了该区域在冰消期及之后所经历的地貌动力过程,包括冰川融水通道的发育和大规模冰水沙砾沉积体系的形成,为理解该地区人地关系演变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
崔凯说,该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特定区域的人地关系演变提供了范例,其跨学科的方法论和对长时序环境重建的重视,也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与环境变迁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他提到,“遗拓华夏大讲堂”作为研究院精心打造的高端学术品牌,旨在构建一个贯通中西、融汇古今的交流平台,持续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的深度融合。
本次讲座为师生提供了与国际权威学者深入交流的宝贵平台,有效拓宽了大家在文化遗产、环境变迁及跨学科研究领域的视野。
专家简介:David R.Bridgland是英国杜伦大学地理系教授,著名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家。长期从事河流阶地与沉积记录的相关研究,建立了泰晤士河及其支流完整的地貌序列,并与气候和考古记录对比,揭示了史前人类居住地的地质环境,2003年获得了地质联合会颁发的“Henry Stopes”纪念奖章。1996年发起并组建了关于第四纪河流记录相关研究的组织‘FLAG’(Fluvial Archive Group),并在2010年葡萄牙会议上被推选为主席。2010年05月至2012年05月担任英国地质联合会主席,并兼任‘Proceeding of the Geologists’Association’期刊主编,目前任‘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等地学专业期刊编委,主持多期晚新生代河流记录相关研究的专辑。目前的科研工作重点集中在河流地貌学与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古气候学的交叉研究,试图揭示流域人类活动与地貌演化和古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图文:朱鹏;审核:崔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