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大要闻 >> 正文

2020年全国博士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论坛成功召开

  • 作者:
  • 浏览量:
  • 来源:人事处
  • 日期:2020-12-01

大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作报告

长江学者、重庆大学杨庆山教授作报告

专家分别作大会报告

合影留念

11月27—29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甘肃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的2020年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煤炭研究总院等3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博士后、青年学者、博士生参加此次论坛,参会人数150余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应邀担任论坛主席。

11月28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工作处副处长毛毅辉代表省人社厅向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博管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对我省博士后工作的支持和兰州理工大学为本次论坛所做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她指出,依托博士后设站单位优势学科,举办高层次、高水准的全国性博士后论坛,是推动博士后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与会博士后们充分利用此次机会,为土木建筑行业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助力中国基础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核心技术快速进步。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华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博士后工作及学校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本次论坛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目标,以“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为主题,围绕国家基本建设主战场中的重大建设工程,研讨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抗火、抗冲击和健康监测等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交流,必将促进防灾减灾技术的发展,系统深入地开展防灾减灾研究,实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幕式由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韩建平主持。

本次论坛设置了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政清做了“永磁电涡流减振缓冲新技术与应用”特邀主题报告, 陈院士率先提出电涡流阻尼新技术的原创性概念,基于电涡流阻尼新技术开发的电涡流阻尼器具有无摩擦、无流体、全金属、长寿命、可控性强等优点,在结构振动控制与冲击缓冲设备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针对当前新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超长桥梁和超高建筑结构,陈院士还与与会代表分享了他主编的即将出版的《结构动力学》研究生教材,该教材在传统结构动力学的基础上新增了悬索等柔性结构的动力分析、介绍了与振动控制相关的状态空间法等。

大会报告环节,针对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陈志华、杨庆山、吴斌、戴国亮、朱彦鹏、薛素铎、杜永峰、邵生俊、韩建平、王秀丽、佘伟等11位国内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知名专家分别做了大会报告,报告主题涵盖地质灾害、城市地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山区高填方机场、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大型复杂工程减隔震和健康监测、新型结构试验方法、高层与超高层结构抗风设计、大跨度结构体系创新、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抗震及抗火、先进土木工程材料等。提问互动环节,参会代表积极交流,专家耐心解答。

分会场报告阶段,来自30多所高校及研究所的张基伟等32位博士后、博士青年学者分别做了分会场报告。分会场紧密结合当前西部土木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谈论。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紧跟学科前沿,到会专家层次和报告水平高,筹备工作扎实,会务服务细心,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此次论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土木工程学科的创新与交流,推进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和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也将进一步汇集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资源,共同培育土木工程学科新的增长点。

与会期间,部分代表参观了学校兰工坪校区及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更多>> 视觉推荐

兰工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路287号 ( 86-0931 )-2973715

彭家坪校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彭家坪路36号   ( 86-0931 )-2973715

Copyrights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兰州理工大学 陇ICP备15002798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