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四周研修项目开营仪式在彭家坪校区敦雅楼国际合作部5楼活动室举行。本次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兰州理工大学承办,以“丝路探源 语结同心”为主题,旨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文明互鉴桥梁。学校副校长郑小平、本次活动俄方组织者米兰娜、项目授课教师以及来自俄罗斯、中亚国家的17名研修学员、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开营仪式。

郑小平表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也迈入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发展阶段,为教育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理工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为使命,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构建了覆盖语言学习、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当代国情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多年来,全球50余个国家的数千名学员通过研修成长为中外友好使者,生动诠释了语言教育作为文明对话“金钥匙”的价值。

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内容。本次项目构建了“语言学习—文化浸润—实践感知”的三维培养体系:语言课程涵盖生活场景及拓展话题,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授课并配套强化训练;文化体验环节融合中国武术、戏曲、敦煌舞蹈等沉浸式活动与民族乐器、传统节气等专题讲座;实践感知部分则通过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天水探源之旅等,让学员探寻丝路文明脉络,感受当代中国发展活力。
本次项目俄方组织者、俄罗斯籍校友米兰娜分享了自己在兰州理工大学的求学经历,她寄语学员们珍惜此次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与西北风情。学员代表祁拉雅讲述了自己的中文学习历程,她表示,学习中文的过程也是认识中国的过程,学员们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努力提升中文水平,深化对中国的理解。本次项目为期四周,将通过系统的语言学习、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实地考察,助力学员成为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友好合作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图:阮庭和;文:郭瑀峰;审核: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