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的黄河之上,中山桥的钢铁骨架不仅是近代桥梁技术的见证,更在抗战岁月中成为支撑民族抗争的关键枢纽。这座横跨黄河的桥梁,以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在烽火中铸就了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7月,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团队开展了挖掘中山桥背后的抗战记忆的活动。

实践团走进甘肃省档案馆,通过借阅馆内珍藏的兰州抗战风云往事和中山桥历史记忆的相关书籍,大家以文字触摸那段峥嵘岁月,对兰州抗战的背景、中山桥在战时的重要作用等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团前往兰州市烈士陵园、兰州战役纪念馆和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在烈士陵园,队员们向纪念碑敬献鲜花、擦拭烈士墓碑,以此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与缅怀,在寂静中追思先烈事迹,铭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随后,实践队员们走入社区采访退役老兵,与老人们面对面交流。他们的讲述不仅是对过往战斗岁月的回顾,更是对青年学子们的一次精神洗礼。他们的亲身经历更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和平的珍贵,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

在中山桥上,队员们细致勘查,用专业工具测量并记录下桥体各处,特别是南侧桥头区域遗留的弹孔。这些深浅不一、甚至带着灼烧痕迹的弹孔,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激烈战斗,让远去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同时,活动中向市民和游客发放中山桥风景的明信片、钥匙扣和冰箱贴等小礼物,吸引路人驻足填写调查问卷,通过这些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公众普及中山桥在历史中的关键作用。在与市民的互动交流中,大家纷纷表示对中山桥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充满敬意。
从省档案馆查史料、访退役老兵听故事,到中山桥寻弹痕、问游客传记忆,这场实践让中山桥的历史可触可感。中山桥的钢铁肌理、老兵的赤诚担当,皆是烽火岁月的见证,队员们在实践中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将传承红色精神,赓续奋斗之志。中山桥也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继续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图/文:杨芊;审核:蒲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