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7日,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黑龙江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主办,江苏科技大学、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承办,会议得到了IEEE Harbin Section的技术赞助。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悉尼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会。

大会设3个平行报告会,涵盖7个专题,其中,计智学院教师蔺莹老师作为专题分会主席组织了“信号处理,接入技术和智能算法在通信中的应用”专题,来自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了8场特邀报告和52场口头演讲。会议还设置了海报展示区,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清华大学高飞飞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贾敏教授、沙学军教授现场分享了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深度思考,悉尼大学李永会教授做线上精彩报告,现场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议期间,蔺莹老师及团队的硕士研究生李昊旻、张思飞、田引航和王想成,陈海燕老师的硕士生周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张思飞的报告,分享了在NOMA下行链路进行功率分配,实现了最大化最小用户信噪比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昊旻的报告,针对RIS-NOMA系统中的复杂系统性能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引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并满足多场景需求。王想成的报告,构建Double DQN-DDPG网络模型,利用已经构建好的网络模型去进行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系统和速率,提升通信质量。田引航的报告,针对用户位置信息存在测量误差的实际场景,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系统以保障用户公平性为约束条件,并以用户最低速率最大化准则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周毅的报告,针对多元时间序列长期预测中传统移动平均分解对突变数据不敏感、以及时间戳特征编码缺失导致精度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模型。田引航的大会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

第四届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为计智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内外学术前沿深入对接的宝贵机会,通过参与本次学术会议,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学院将不断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术论坛,开拓研究视野,深化科研合作,积极推动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图/文:蔺莹;审核:郭备)